纯燃油车丧钟敲响!45%热效率的发动机,和效率95%的电机怎么比?
纯燃油车丧钟敲响!45%热效率的发动机,和效率95%的电机怎么比?
关于纯电车型和燃油车到底谁才是未来?我想这个争论已经可以终结了,话题或许应该换成,纯燃油车还能存在几年?
看看上个月各个细分领域的销量就知道,新能源车型几乎正在横扫各个细分领域的销量冠军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微型车领域销量冠军:宏光mini EV,并且前十都是纯电车型。
小型车领域销量冠军:比亚迪海豚
中级车领域销量冠军:特斯拉MODEL 3
中大型车领域:比亚迪汉EV和汉DM占了两系,如果它们的销量合并,依然是销量冠军
紧凑级SUV领域销量冠军:宋PLUS DM-i
中型SUV销量冠军:特斯拉MODEL Y
中大型SUV销量冠军:理想ONE
以发动机单独作为驱动方式的车型,在汽车市场的存在感越来越弱,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,而与此同时,混动、增程式、纯电车型,正在慢慢成为市场上的主流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内燃机不会马上消失在历史舞台,但是内燃机单独作为驱动方式的时代就要结束了,未来,发动机发电,电机驱动的方式,和电池储能,电机驱动的方式,将成为主流。
之所以我敢断言内燃机会被电机取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,绝大多数人用车最多的场景就是市区,而在市区行驶的情况下,无论是能耗表现,还是驾驶质感,电机驱动相比内燃机驱动,都是降维打击。
以驾驶感受而言,哪怕是再好的变速箱,再出色的动力匹配,都难以避免动力耦合,行驶平顺性和动力响应性,和电机驱动的车辆,一上手就能感觉到差距。
以能耗表现而言,目前内燃机的最高热效率是43%,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,发动机的热效率就达到了30%左右,但是随后的70年,内燃机的热效率仅仅提升了13%。而即使用上压燃等方式,内燃机的热效率最高也就在50%左右就到天花板了。而电机的效率要高得多,主流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效率都在90%以上,最高效率超过97%,两者在效率方面的差距几乎差了一倍。而这还是表面的效率,在市区行驶的时候,内燃机是处在比较低效的工作区间,一般来说热效率不到20%,拥堵情况下甚至不到10%,而电机的效率非常稳定,波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有人说,你只算发动机和电机的效率,怎么不算算,充电、电池再驱动电机的损耗?怎么不算算发电的损耗?如果你这么算,那么公平起见,石油开采的效率、石油跨海运输的效率、石油冶炼成汽油的效率、汽油配送到各个加油站的效率,是不是都得算上,这其中很多的损耗是很难计算的,很难算好这笔账。
但是,发电和电力传输的损耗都是有据可查的,我国目前60%的电力来自火力发电,而火力发电的效率大约在40-45%之间,最高接近45%,我们按照40%计算。电力传输过程中1000千米的损耗大约是2%-5%,充电桩的传输效率大约是70-80%,粗略计算,从化石燃料到转化为动能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率大约是在27%左右。即使你从电能的源头算起,汽油车从终端算起,在市区行驶的情况下,电动车的效率还是燃油车更高,这还不算,国内40%的电能是来自于清洁能源,根本不是化石能源转化而来的,也就没有转化效率一说了。
那混动车型呢?相比纯燃油车依然有优势,发动机始终处在高效率区间发电,按照热效率35%计算,即使算上电能转化的损耗,在市区行驶的情况下,依然要比纯燃油车省油的多。
所以说,电气化的车型,取代纯燃油车已经是大势所趋,在价格接近的情况下,消费者没有理由去选择能耗更高、行驶体验更差、不能上绿牌的纯燃油车,时代的浪潮袭来,留给燃油车自我救赎的时间不多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