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越想成功,反倒越偏离目标?
很多人一辈子无论做什么,总想找到一条捷径。
办企业也是一样。不少经营者痴迷“风口”,当它当成成功的法宝、突围的秘诀,一有什么新兴市场就心急火燎地冲进去,生怕自己错过了时代的红利。
最后,企业非但没有找准新的增长点,还打乱了原有的战略规划,栽倒在一个又一个“急躁冒进”的坑里。
(资料图片)
01
阳明先生在《示弟立志说》中提到,有八颗心千万要不得,它们会破坏我们的事业,搅乱我们的生活。
这八颗心中,有两颗便是“躁心”和“贪心”。
“躁心”的背后,其实也是被“贪心”所左右。
我们都明白,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;三分耕耘,三分收获;十分耕耘,才能有十分收获。
然而,一旦“躁心”生出来,我们做事情往往就会拔苗助长、急于求成,一分耕耘就想要十分的收获,走两三步时就期待十步的结果,逐渐地迷失自我,偏离大道。
古时候,有位年轻人梦想成为天下一流的剑客。
他去请教一位名师:“像我这样,大概需要多久才能练成?”
老师说,“你认真学的话,需要十年。”
“那我加倍努力呢?”年轻人追问。
老师回答他,“你加倍努力的话,大概需要二十年。”
“如果我不眠不休、全力以赴地努力,您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,我多久可以达成这个目标?”,年轻人显得有点焦急。
老师说:“这样的话,大概三十年就够了。”
年轻人气呼呼地发誓:“我现在就立志,除非成为一流的剑客,否则我宁可死在这个地方。”
老师有点惋惜地看了看他,“那你大概下一辈子能成为一流的剑客。”
年轻人非常不解:“为什么我越想成功,反倒越偏离目标呢?”
修练一段时间后,老师才告诉他:“欲速则不达。越是急功近利,就越容易被贪名贪利的心障碍住。
你的眼里只有那把剑,你怎么可能看见真正的敌人在哪里?想要成为一流的高手,就要从心上练。只有心上的能量、智慧绽放出来,才算练成了真正的剑法。”
02
企业经营者大体上都是很有能量,很有拼劲,不甘平庸的一群人。因此,我们很多时候都想尽快把事情做好,急切渴望实现更大的目标。
这样的出发心,本身是值得肯定的。
但是,如果过于追求速度,眼里只盯着结果,我们就会忽视事物发展的规律,逐渐地偏离大道,迷失自我。
烧一壶水,是需要时间的。
把锅架上,柴火点着,一瓢水倒进去,并不是马上就会烧开,你还需要耐心地等待。等待水温达到一定的度数,它才能烧开、沸腾。
万事万物的背后都是有规律可循的,就像一个小孩子不可能吃两顿饭就能变成大人;年轻的技工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成长为老师傅。
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,有了耐心就不会着急上火,明白了这个规律,我们就不会一味的只追求速度了。
十多年前,小米创始人雷军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:“站在台风口,猪都能飞上天。”
后来,雷军在他的《小米创业思考》这本书里,对当初说过的这句话做出了解释。
他说,这句话的重点不只是强调“风口”,还要看到我们把自己比喻成了猪,本意是说在进入新领域、寻找新机会时,先放低姿态,虚心学习,埋头苦干。
只有自己做足了准备,夯实了本领,才能等到风来,才能顺势而起。如果自己实力不够,就算是赶上风口,也会很快掉下来。
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春天辛勤地播种,秋天才有硕果累累的丰收。
03
阳明先生有言,“一颗桀纣心地,动辄要做尧舜事业,如何做得?” 要做尧舜的事业,必有尧舜的心地。
“去得一分人欲,便复得一分天理”。坚持明心净心,不断达致良知,修炼一颗空灵纯粹的心,方能洞悉世界的本质,遵循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。
之所以有“躁心”和“贪心”,都是因为良知不够清澈,本质上不明白事物发展有其既定的规律,混淆了因和果。
在结果上贪求,而不重视“因”上努力,我们就违背了规律,偏离了正确的大道。只有回到“因”上,种下善因,种下好的种子,浇水、施肥,然后安静地等待,我们才能迎来好的结果。
就像稻盛先生说的那样,“心存善念,埋头苦干,必有成功。”
心上成就一分,事上就成就百分、千分。心上垂直攀登,才是人生成功最大的捷径。
转载务必注明
文章来源“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”
责编 | 晴晴配图| 白喆
录音 | 晴晴排版 | 亚飞
欲速则不达